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活動訊息
    :::
    活動訊息
      墾丁國家公園舉辦「人文輕旅-山海古道行」活動

      您知道恆春縣志上所稱的「西屏山」是哪嗎?您知道有條翻越「西屏山」的古道嗎?這條古道又發揮了什麼功能呢?為了增進大眾對國家公園自然地景的了解,認識恆春半島的產業歷史發展,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將於112年1月8日及3月19日與恆春鎮德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舉辧2梯次「人文輕旅-山海古道行」活動,每梯次名額30人,報名費用每人500元(含DIY材料費、解說費用),歡迎上網報名。報名連結於下方。

       

      「西屏山」雄峙恆春縱谷西側迎夕暉

      恆春縣志上所稱的「西屏山」即是恆春縱谷平原西側的恆春西臺地,外貌上是一個西高東低的傾料臺地;臺地的最高稜線從大平頂向南延伸,經關山到貓鼻頭,也即是光緒四年梁燕在猴洞山岩壁題刻「恆春八景詩」中的「貓鼻龜蛇峙海邊」。

      早年恆春城內外的居民要前往西海岸,常自舊名「槺林」的「德和」,越過臺地(槺榔坪)下達「蟳廣嘴」(「山海」舊名),是先民重要的婚嫁、訪友、漁獵、墾拓的產業舊道。日治時期,臺地上廣佈瓊麻田,更有輕便臺車軌道穿梭運載麻葉。

       

      瓊麻園轉變為銀合歡林

      民國六十年代,尼龍繩問世取代了麻繩的市場,瓊麻產業逐漸沒落,正值銀合歡被引進作為紙漿原料,往昔麻園廣佈的西臺地被強勢的銀合歡所佔領,成為恆春半島上令人頭痛的環境問題。位於臺地下的德和社區發展協會,近年發揮創意,將森林殺手銀合歡轉為綠能,不僅製作成家具、文具、溜溜球、工藝品,並客製化原木手工月琴,極具在地特色。

       

      銀合歡DIY、走古道、登高憶往

      為了讓民眾認識恆春半島西臺地地區傳統農特產業風貌,並了解外來植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墾管處與德和社區合作辧理古道體驗活動,活動內容包括銀合歡溜溜球DIY、古道健行(槺榔坪—西屏山頂—山海),沿途並有在地社區達人解說民俗植物、歷史故事,是一趟充滿童趣、自然野趣的遊程。

       

      人文輕旅-山海古道行

      報到時間:112年3月19日(日)上午09:00

      報到地點:漫遊槺林銀合歡傳藝文創基地(屏東縣恆春鎮省北路439號)

      活動方式:

      09:00~09:10    報到

      09:10~10:10    外來植物整治及運用、銀合歡溜溜球DIY

      10:10~11:00    槺榔坪-西屏山頂-山海

      11:00~11:40    山海港尋海角七號

      11:40~12:00    回程

      注意事項:請視天氣狀況攜帶遮陽衣帽或雨具、茶水等。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