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活動訊息
    :::
    活動訊息
      「人文慢旅—平埔夜祭」活動
      IMG_5650.JPG

             您聽過「平埔夜祭」、「矸仔神」、「矸仔佛」或是「跳烏嘮」嗎?這些似曾聽聞的名詞流傳於恆春半島的常民生活或鄉野間。位於墾丁國家公園西海岸地區的後灣,是半島上的傳統小漁村,至今仍保存平埔族老祖的崇祀活動—每年陰曆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都會舉行傳統的「跳烏嘮」祭儀。為了讓大眾體驗多元的文化風貌,並藉此領略恆春半島自然人文之美,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將於108年2月19日(元宵節)與後灣社區合作舉辦「人文慢旅—平埔夜祭活動,名額30人,報名費用每人350元(含社區風味餐),歡迎上網報名。報名連結如下

            平埔族是台灣原住民中的兩大系統之一,主要分佈於西部平原地區,是外來者最早接觸到的原住民,隨著漢人遷台的人數日眾,嚴重擠壓平埔族群的生存空間,迫使失去立足之地的民族,流亡到更偏遠的地區,平埔族群的「四大遷徙」中,就包括西拉雅族(包含馬卡道亞族)往後山及琅𤩝遷徙。

            遷徙到恆春半島的馬卡道族人,長期和其他民族混居,日本時代後又受到日化及漢化的影響,早已失去語言與文化,唯一還能識別民族的,就只有少數族人保存的老祖崇祀。馬卡道族人崇祀的「老祖」,也被稱為「矸仔佛」,是以肚大口小的瓶子為圖騰的祖靈祟祀,這是西拉雅族及其兩個亞族特有的祀壺崇祀,但每一族的形式及名稱都不相同。散落在射寮、後灣、萬里桐、蟳廣嘴、紅柴坑、白砂以及頭溝、四溝…等漢人聚落間的馬卡道族人,雖然人口不多,卻一直維持老祖的崇祀,每年陰曆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都會舉行傳統的「跳烏佬」祭儀。

            本次活動中墾管處邀請長年調查平埔族的民俗作家劉還月老師,引導大家認識這個與現今大多數台灣人民血緣相近的原住民族,參與體驗他們獨特有趣的祭儀活動,感受恆春半島多元族群融合、豐富文化兼容的丰采。活動中並享用後灣社區的「硓咕石鹽風味餐」,以天然的鹽滷豆腐ヽ豆腐乳ヽ洋蔥ヽ粉薑等在地食材製成的風味美食,既可口養生又低碳環保,更是在地文化的另一種呈現風貌。

      報到時間:108年2月19日(星期二,元宵節)下午16:00   

      報到地點:屏東縣車城鄉後灣社區活動中心   

      活動方式:由民俗作家劉還月老師帶領民眾訪查平埔族相關遺跡,並實地參與當地馬卡道族老祖祭儀,

                       深入了解其文化與在地其他族群相互之影響。

      1600-1620   報到(後灣社區活動中心)。

      1620~1720   平埔族文化專題介紹

      1720-1740   硓咕石鹽平安瓶DIY活動

      1740-1830   後灣社區硓咕石鹽風味餐

      1830-2100   馬卡道族老祖祭儀

      注意事項:請視天候狀況穿著適合服裝、運動鞋、遮陽帽、茶水、手電筒及雨具。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