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墾丁國家公園及臨近地區地質古生物調查-低階台地地質與變動地形
      恆春地區地質上背景特殊,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之交界處,自地質時代第三紀中新世以來迭有地質變動的記錄,且此處構造變動至今未息。本研究以低階海成台地之平坦地形為基準,探討數千年來此區在複雜的大地應力或地質構造作用之下,所造成的變動形態,從而預知本區存在的地質薄弱帶,以提供國家公園設施及保育的參者。
      由甫形成於全新世高海水準時(亦即距今約六干年前)的海成階地之分佈,得知恆春半島西部及南部之隆升與傾動自全新世以來依然持續。這期的海成階地大部分由厚約二至三公尺的珊瑚礁碎屑及其上覆的二到五公尺的海濱砂所組成。本階地在地形上為明顯的緣海低位階地,階面內緣之高度在鵝鑾鼻地區為海拔十到十五公尺,向西逐漸升高,到了石牛橋以西竟達三十餘公尺海拔高度,且階面於此處形成穹窿,穹窿西翼為一斷層所截切而成一小崖,階面內緣高度通過此構造所造成之坡崖後陡然下降,回復到十餘公尺高。本斷層與台灣南部之主要構造線平行。由於其影響使年代極近於今的全新世海階面受擾動,因此判斷此構造之活動性持續至今。
      西台地向陸傾動可能發生於更新世中期,此傾動之應力,今天仍應存在,此點可由低階海成台地內緣高度的起伏不均而得知,在西台地之南緣及東緣,此階內緣高度為海拔十至十三公尺,顯示除了石牛橋附近以外,在此區亦有一個持續週成的地形及構造高點存在。
      在略具穹窿狀的鵝鑾鼻台地番仔寮附近,本為高位階地穹窿之軸部,加上其左右側地區階面內緣的高程呈規則且穹窿狀的變化.推斷背斜構造可能持續作用至全新世。
      本研究將國家公園區內之低階海成台地地層受到新期構造或與其有關之崩落作用的地區以線性表示於圖中。線性之通過帶,地層呈現裂隙、落差或斷裂現象或極傾向於有該現象.故值得適當保育以防患未然。
      又由於石牛橋附近低階台地因構造作用形成穹窿地形,使得低階海成台地之沉積剖面出露較好,因此可對此低階台地之沉積與化石作進一步研究。從定年資料得知此台地上部之淺海相地層乃為全新世之海進所造成,由陸側至海側,這層沉積層有明顯的側向沉積相變化,在陸側為最淺處受波浪作用聚集的生物碎屑相,而向海側則逐漸育原生的珊瑚與貝類等的存在,顯示當時古地形深度變化。這期的海進,雖然開始於一萬年前,但海水面不斷升高到距今約六七千年前万達到今日的高度。而距今六七千年前也正是全新世以來最暖的時期,應為最適於許多種類生物繁殖、孕育的時期。
      石牛橋台地出露的剖面,不但可告我們在此層沉積當時類似於今日的海面下由淺變深地形與沉積相,也可知道當時主要的生物種類。
      計畫類別:[地質水文]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研究
      執行年度:保 51
      計畫主持人:劉平妹 黃奇瑜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