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墾丁國家公園地區海域及海濱石灰質砂之調查研究
      石灰質砂(又名貝殼砂 )沙灘為墾丁國家公園內最重要的景觀之一,這些濱海砂的碳酸鈣含量多半達60%以上,砂島之砂竟高達97%。這些晶瑩光亮的石灰質砂是經過海浪長期的沖刷所形成,所需要的時間非常長,不是人生數代所能期盼的。這些被稱為國寶的石灰質砂之成份及來源是墾丁國家公園重要的資料,也是本研究計劃最主要的目的。
      一、研究背景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最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在南灣海域中,東有鵝鑾鼻岬,西側之貓鼻頭角亦延伸入海,隔水相峙(圖一)。鵝鑾鼻和貓鼻頭為地殼運動隆起之近代珊瑚礁台地 由於鵝鑾鼻和貓鼻頭為突出的海岸,坡度甚大,又沒有大河流注入,因此墾丁國家公園內的南灣海濱可認為是一個十分安定的獨立海岸 (Liang,1978)。
      從貓鼻頭西側的白沙至鵝鑾鼻東北的風吹砂之間總共有八處沙灘。沙灘與沙灘間多半為珊瑚礁所隔,沙灘上的沙主要是由海浪從海底帶上來的。因此要瞭解沙灘上的砂必須要同時解海底沙質的沉積物。這兩方面的研究在過去僅有零星的研究報告。本研究計劃則作廣泛的詳盡研究,不但可以解沙灘和附近海底的砂質沉積,進而可以明白其相互間的關係。
      從台灣大陸棚沉積物之組成及成份研究中 (Boggse etal﹒1974)發現本區海域大約是由是68%生物遺骸的粗砂組成之殘留(relict)沉積物。馬鞍山附近海域之水文研究(Linag etal.,1978)亦指出南灣的海流主要是潮汐流,黑潮次之,風的影響較小。楊榮宗等人(1976,1977,1980)曾對此區的海洋生態景觀作過調查。他們對南灣珊瑚群集的分佈與生態調查後認為本區水質清澈,溫度適宜,珊瑚生長非常繁盛。此海域之石珊瑚種類眾多,但數量少,軟珊瑚種類少但數量多。
      從南灣內生長的珊瑚與水溫的關係亦可發現,本區之珊瑚對水溫之反應,因種類與溫度高低而不同,一般言之 南灣地區珊瑚之耐溫上限與夏威夷地區相同,約在3I~32℃之間。葉國傑(1984)對南灣附近海域低頻運動之研究,發現本區之上昇流可能是灣外質量輸送遇地形淺化抬昇,中層水湧至表層所造成的地形型之上升現象。蘇仲卿等(1980,1981,1982,1983,1984)對南灣海域生態之綜合研究,認為本區尚屬清潔之黑潮正常海水的海域。石再添(1975)曾對南灣的濱岸作地形及砂粒粒徑之研究,但並未將此研究與海域資料合併討論。
      二、研究目的

      墾丁國家公園海濱之石灰質砂主要成分為生物碎片,這些生物碎片中經海浪長期的腐蝕,已無法辨認其係屬何種生物,不過其中的有孔虫仍可發現是屬於Amphistegina。事實上,濱岸地區和大陸棚沉積物中之石灰質砂主要來自於於軟體動物、珊瑚、蘚虫、介形虫和底棲性有孔虫等之遺骸。由於底棲性生物缺乏高度自由運動的能力,不像浮游性生物受海流所載隨處漂流,因此底棲性生物是當地最直接且可靠的環境指標。南灣的濱岸及海底的砂中,保存最完整且有意義的生物殼體就是有孔虫,故本研究對有孔虫的分析亦最為詳盡。
      自從挑戰者號(H.M.S. Challenger,1872~1876)作大規模的全球性調查研究以來,已有不少學者對有孔虫發表研究報告,但在臺灣附近海域只有Huang(I971,1983)對臺灣海峽約有孔虫群作過研究。因此本研究亦希望將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的有孔虫作有系統的整理並配合電子顯微鏡照片以茲比較。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1. 瞭解墾丁國家公園海濱砂之顆粒分佈,生物殼體之成份及含量,碳酸鈣含量,各沙灘的斜坡度, 砂粒的外觀及來源。
      2. 瞭解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砂質沉積物之外觀,顆粒分佈,生物殼體之成份及含量,碳酸鈣含量,與海濱砂及水深的關係。
      3. 瞭解墾丁國家公園海濱及海域有孔虫的種(Species)類及含量,並分析其與自然環境之關係。
      4. 瞭解墾丁國家公園海底自然環境之區分及其特性。
      5. 瞭解若開採石灰質砂對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及海濱景觀所能造成的破壞情形。
      計畫類別:[地質水文]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研究
      執行年度:保 21
      計畫主持人:陳民本 謝英宗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