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墾丁國家公園及鄰近地區烏頭翁與白頭翁雜交狀況調查
      烏頭翁(Pycnonotus taivanus)及白頭翁(P. sinensis)的分佈在台灣南部的枋寮至楓港一帶重疊,並有雜交的現象。本研究調查了這兩種鳥及雜交個體在墾丁國家公園與鄰近地區的分佈狀況,共得三個結果:(1)與1991、1997年的調查結果相比較,主要雜交區的位置與範圍並沒有明顯的改變,但雜交區內純種個體的比例明顯降低;(2)整體看來,烏頭翁比例較1997年減少3.3%,但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烏頭翁比例則減少11.1%,雜交烏型個體所佔比例上升10.4%;(3)雜交烏型個體的分佈已遍及國家公園各區域,同時調查人員也在不同的區域發現數隻雜交白型個體。
      雜交區內的雜交個體比例增高且純種烏、白頭翁的比例減少,顯示雜交區內的烏、白型基因混雜程度過去數年有所增加,然而雜交範圍並沒有明顯變動,可能是兩個調查年度相距僅六年,以至於還無法看出變化。國家公園內的烏頭翁比例減少可能是純烏頭翁與雜交烏型個體大量配對繁殖所致,這種情形持續下去可能導致烏頭翁的特有基因在當地逐漸減少乃至消失。零星散布各處的雜交白型個體或許是近幾年在國家公園內放生、棄養白頭翁的行為所造成。
      墾丁國家公園是烏頭翁的重要棲息地,國家公園管理處也是烏頭翁保育體系中最重要的單位之一,針對後續的保育工作,筆者提出下列建議:(1)持續的監測烏、白頭翁與雜交個體的分佈;(2)進行烏、白頭翁繁殖、擴散研究;(3)研擬烏頭翁保護區的劃設與管理;(4)勸導停止放生(5)建立烏頭翁保種族群。
      關鍵詞:烏頭翁、白頭翁、雜交、特有種保育
      計畫類別:[動物生態]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辦理
      執行年度:92B01
      計畫主持人:劉小如
      中文關鍵字:烏頭翁、白頭翁、雜交、特有種保育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