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香蕉灣海岸林生態保護區植物社會調查報告
      恆春半島的植物,一直是植物學者喜歡討論的對象,因為本省在港溪以北的植物區系與中國大陸較接近,而楓港溪以南的恆春半島,距菲律賓的小島僅約百餘海浬,該半島之植物組成份子與菲律賓較為接近,又因受地形、季風、立地基質、海洋等之影響,半島上又蘊育了不同的林型與植群。
      在恆春半島所有不同的植物群系中,以熱帶海岸林最為奇特,當地之植物被採集記錄也有百年之歷史,並日據時代(1933年)即劃定為又然紀念林,當時自鵝鑾鼻到墾丁一帶,長達十餘公里,全部分佈著茂密的海岸林。光復後因附近人口漸增,開墾、建築的結果,林地日益縮小,尤其民國四十年左右,瓊麻價錢看好時,此一珍貴的海岸林更是慘遭破壞。以後再加以公路的闢建與拓寬,海岸林更顯單薄了。如今殘存者以位於砂島與船帆石間的香蕉灣一帶較為完整,全長約1.5公里,昔日的盛景已不復見。
      民國62年,台灣省林業試驗所與林務局將香蕉灣海岸林劃為自然保護區,民國71年公布成立墾丁國家公園以後,劃定為生態保護區。自然生態保護區設置的動機,乃鑑於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開發,因科技之進步與人口的膨脹,恐在人類未能完全了解其生育地之環境及自然資源保育原則之前,已破殆盡,以致無法了解人類對自然環境資源經營是否當,也無法了解人類各活動對其生存環境之影響,為了瞭解這個問題,以便對自然資源妥善經營,因此將各種代表性之生態體系及自然環境予以保存,以保存生物之基因,並供長期觀測、科學研究及提供知識教育的泉源。
      香蕉灣海岸林,雖倖免於全部砍伐,但由於公路的拓寬而更形狹窄單薄,近年來參觀保護區的遊客大幅增加,以及人們無知採集與放牧,是否影響保護區植物之更新、演替,實有探討的必要。
      半世紀以來,不少植物學者,曾從事恆春熱帶海岸林之植物採集與調查及該海岸林與鄰近植物區系之比較研究,(佐佐木舜一,1933;王仁禮,1948;李惠林、耿宣,1950;張慶恩,1960),對於該海岸林植物社會之生態研究,也已有較詳盡的基礎與資料(Hu,1961;Wang,1975;陳,1985)。
      本報告則在重新審視該海岸林段之植物組成及結構,藉永久樣區之設立,以為長期觀察之依據,並蒐集過去十年在屏鵝公路以西至海的林地內設立樣區,所調查之三次之原始資料(1974年3月,1980年8月,1984年3月)及1984年10月在屏鵝公路以東之保護區內包括種類調查、立木之位置、樹高、胸徑、樹冠幅、枝下高等,進行介量統計分析,籍以瞭解林分組成及其演替情形。探討影響海岸林的更新及其演替的因素,並提出因應且可行之保護措施。
      計畫類別:[植物生態]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研究
      執行年度:保 7
      計畫主持人:張惠珠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