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珊瑚礁及海洋生物生態研究
      壹、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之調查研究報告
      貳、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魚類群聚調查研究報告
      參、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營養鹽調查研究報告
      肆、墾丁國家公園海域之植物性浮游生物研究報告
      伍、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動物性浮游生物研究報告
      陸、墾丁國家公園珊瑚組成與生理生態研究報告
      柒、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動物行為生態學調查研究   
      壹、 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底棲無脊椎動物之調查研究報告
      本計畫乃以生態學的觀點,於墾丁國家公園珊瑚礁海域進行長期的大型海洋無脊椎動物研究,期以建立此珊瑚礁海域的基本學術資料,提供國家公園管理單位做為經營管理及規劃上的參考。此外,並彙集相關資料,做為推廣生態保育上的素材,並製成相關的通俗文稿,供大眾解說之用。
      在墾丁國家公園海域中,珊瑚礁的分佈廣闊、無數形形色色的大型無脊椎動物棲息於此。它們在此棲身、成長,並且彼此之間直接地或間接地,有著相互關聯,而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生物群聚,過去自民國六十一年起,至目前為止,有些學者曾經發表過一些有關的報告(Jones et al,1972;Yang et al,1976,1977;Randoll and Cheng,1977,1979;楊等,1980;蘇等,1980,81,82,83,84; 賴1981, Soong and Chang ,1983; 陳,1983; Applegate, 1984)。上述這些研究,由於各有其個別的目標,因此這些報告中的結果,並未適合於整體涵蓋本海域內的底棲動物研究。尤其目前仍然可以發現本海域內有許多大型無脊椎動物未經鑑定,其生態上的研究,諸如生長、生殖、競爭、附生、寄生、共生等等生命關係仍付諸闕如,因此本項研究實有其積極性與必要性。
      貳、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魚類群聚調查研究報告
      墾丁國家公園海域擁有台灣本島最美麗的珊瑚礁海岸與最豐富之珊瑚礁魚類資源。為了有效地管理經營此一海域寶貴之珊瑚礁魚類資源,首要之工作,在於能對當地魚類相從事詳盡完整之調查。研究調查結果除了一方面可以提供當地魚類相之基礎資料,供遊客解說式學術研究之用外,一方面亦能掌握當地魚類族群數量之變動情形以防止任何可能人為污染海域環境所造成之危害。本計劃承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之委託,從事為期三年之魚類群聚調查,第一年度之工作重點即在於對墾丁國家公園遼闊海域內所孕育之亞潮帶珊瑚礁魚類種類進行詳盡之潛水調查進行學術性之分析探討,以初步了解墾丁海域魚類群聚之結構供後續研究計劃之參考。
      過去已有若干學者在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內進行若干短期或局部之魚相調查工作,如早期之潮間帶魚類調查曾在貓鼻頭地區記錄有107種魚類其中包括24種新記錄種(Chang&Leel968,1969;(Chang et al,1973)其他研究包括Fowler (1953,1954,1956,1958) 的11種;Liang and Yeh(1964)的3種;Cheng & Weng(1965,1967)的14種,以及Yu(1965)的6種。其後Jones et al(1972)曾首度以水肺潛水方法粗略地調查過整個恆春半島的珊瑚及魚類。他們曾記錄到47科210種魚類,其中包括83種新記錄種。由於南核三廠選擇在馬鞍山建廠,為求得建廠前背景生物資料,因此在電廠附近之局部海域亦曾陸續有過魚類群聚的調查報告(Yang et al 1978,1979;Su et al l980-1984)。這些報告中陸續記載了120-150種之魚類,但並未作新記錄魚類之增添。但是這些報告中均開始對恆春半島地區之經濟性魚類之種類與分類,從事初步調查工作。此外在這一帶海域魚類方面之研究尚包括了人工魚礁(Chang 1977,1979)以及在萬里桐地區所作魚類棲所分佈之研究(Chang&Shao 198l)。其中在萬里桐所作之詳盡調查研究,曾在很小之範園內所記錄到60科357種的魚類,包括了廿餘種新記錄種。因此在遼潤之墾丁國家公園海域所孕育的珊瑚礁魚種類,推測應在450種以上。經過過去一年來潛水調查之結果所記錄到亞潮帶之魚類已近400種,其中包括6種新記錄之雀鯛(5ha。eta11985)及至少20種以上新記錄種正在整理發表中。
      參、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營養鹽調查研究報告
      海洋環境中水質及營養鹽為該海域生態系之基礎命脈。墾丁國家公園海域處於熱帶地域海洋,且為黑潮流經之路,故此海域內擁有珍貴美麗的珊瑚礁、生物群聚,及豐富的近海漁業漁場。
      本研究調查,是在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地區進行海水水質及營養鹽類變化之調查研究,研究成果除了建立海洋化學及環境水質之基礎資料外,也可提供研究各類生物群聚時的參考資料,更可供管理處做為遊客解說資料,選擇海域活動的區址及擬定整治海域污染策略的基礎資料。
      肆、墾丁國家公園海域之植物性浮游生物研究報告
      墾丁國家公園為台灣第一個海洋性的國家公園,海洋中所蘊藏的資源及瑰麗的生物當是國家公園對旅遊者揭示之要目之一,位居海洋生物食物鏈基礎之植物性浮游生物因之在當地生態意義及旅遊推廣效果上亦占重要地位,有關墾丁海域植物性浮游生物之調查,蘇等(1,2,3)曾發表其中種類之名稱及各月份之優勢種,唯對各種類之數量多寡,及其在墾丁海域不同地點之分布並季節性之變,資料卻缺乏。
      針對此,本計劃對當地之植物性浮游生物之種類、數量,進行十個定點之調查,以瞭解其分佈及季節性之變化。
      伍、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動物性浮游生物研究報告
      墾丁國家公園為本省第一個國家公園,亦是唯一濱海的國家公園 ,而此海域中生物相極受,為本公園之重要特色。然而在此海域存在有多種人類之活動:包括了沿岸的漁村、城市廢水排放、沿岸漁業定置網漁業及受人所注目的核能三廠的運作。動物性浮游生物為海洋食物鏈之初級消費者,並為魚蝦類之餌料,因此其生物量及種類消長均直接影饗該海域其他動物之枯榮。有關該海域浮游動物之研究調查自核三廠建設以來即陸續進行,台電曾完成建廠前後受影饗地區之調查,蘇等 (1)(2)(3)(4)亦針對核三廠運轉前後提出相關之生態調查報告,其中包括動物性浮游生物的資料。然而該二項調查,前者已因電廠的開始發電而中止,而後者自民國68年7月至今仍繼續進行中,這二項研究計劃均針對核三廠之存在所引起之生態變化,其採樣地點前者偏在出入水口附近,後者亦然且大多數測站均遠離沿岸,本計劃之調查重心列在了解國家公園海域之沿岸30公尺以內動物性浮游生物之資源,調查範圍涵蓋公園西岸之全部海域,採樣次數範圍相當密集,因此所得資料可補上述其他研究之不足。
      陸、墾丁國家公園珊瑚組成與生理生態研究報告
      當一個研究著眼於珊瑚礁的保育與監測時只引用一般調查性的生物相組成表,覆蓋面積、變異度、均勻值、相似度等生態常數來作調查基準是不甚合宜的,它的理由有五:
      (1)珊瑚,尤其是造礁性石珊瑚,它的生長期非常的慢,一個全新的,最基本的片狀群社從發展到穩定,最快也要50年(Grigg,1983)。若要長成特性群聚,如裙礁、環礁、堡礁,則更要長達數百萬年的發展期,是以在一、兩年,甚至三、五年的調查中希望獲知此一群社是消是長,幾乎走不可能的。
      (2)群社中邊緣種(或稀少種)的消長,無法在短期的環境調查中,判斷其為自然消長、兢爭或受環境壓力而變化,而要調查完成一個循環(succession cycle),幾乎是不可能的。
      (3)珊瑚浮游性幼生的加入,受水流、風向、溫度、捕食者,…‥等許許多多的因子所控制,因此調查值與基準值的變異程度,受逢機因素的影響,不一定是由不利的環境所造成。
      (4)珊瑚的生長方式具"補償生殖"之特性,即當環境不通時,殘體可再發有,如斷裂生殖(Highsmith,1982),跳出生殖(Sammarco,1982).…"等等,不利的環境,反而造成更多的個體,影響一般的計量。
      (5)石珊瑚的覆蓋面積只會因生長而增,不會因死亡而減,造成計量上之誤導。因此,若僅墨守於一般用於性質完全不同的生物上之調查監測方式來度量珊瑚,其能提供之訊息是極為有限的。
      同時,正因為珊瑚的生長與發育非常緩慢,若是一旦死亡,要再等待一個新的完熟群社產生,需時久遠,且無法加速,故其正的保育之道,乃在於在珊瑚接受了環境壓力,但尚未死亡之前,如何發現此一現象,並加以補救,才是研究發展之正途。
      綜上所述,本研究除了在墾丁地區作了一般性珊瑚種屬組成之調查記敘外,並致力開發研究新的監測方法,期能克服前述諸缺點,達成生態保育上"防患於未然"的積極目的。其開發之方向如下;
      (1)真實生物量之測定:珊瑚之持續生長,大到可以造成一個島嶼, 但其中真正的活珊瑚體可能不及全重的0.01%,其餘99.99% 都是礦化物,而珊瑚體死後,這殘存的99.99%的物質仍然存 在,故以傳統之重量法,勢必無法表現珊瑚之生物量,而珊瑚真實生物量的消長,又直接反映此一群社是生長中或消退中,故本 研究擬以(一)溶化礦物質後之細胞重量(二)細胞體中蛋白質之總含量之測定,來作為珊瑚真實生物量之指標。
      (2)珊瑚體之活力:所有的生命活體中都含有核甘三磷酸(ATP), 而ATP量之多寡又直接與其活力有關,簡而言之,活力愈旺盛的生物,其單位質量中之ATP愈多。設若珊瑚受到不利環境的影響 ,在其未死之前,當可以ATEP之含量為指標來看出其衰弱狀況。 故如何致力發展一套測定珊瑚ATP的方法,也是本實驗努力的目標。
      (3)珊瑚中共生藻類色素的研究:現今珊瑚死亡與否,通常皆用所 "白化"來判定。不但主觀,而且報告中指出白化後,二星期到四個月後,珊瑚又有復甦(recover)的現象。因此顯然白化不代表死亡,可是要研究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知道正常珊瑚中色素組成及其含量,才可能進一步瞭解這個生物反應的真正意 ,因此,如何萃取、分離、純化、分析及鑑定珊瑚中的色素,乃是本實驗中之另一重點。
      以上所有的生理生化實驗材料,皆以綠石珊瑚類為主, 足以骨骼構造輔以生態狀況行之。但實則此類生理生化之確實種屬並非絕對重要,猶如人類之驗血其主要正常值並不在乎人種之不同,蓋因為細胞之基本組成及能量利用(ATP)來源類似之故。
      柒、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動物行為生態學調查研究
      莫顯蕎
      海洋聲學的研究,隨著潛水技術以及收音、分析儀器的進步,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研究的方向主要以類為主:
      (1)生物聲音(bioacoustics)
      (2)非生物聲音(nonbiological acoustics) 非生物聲音的來源很廣,舉凡潮流、地殼變動、船舶、機械等。在二次大戰期間,由於潛水艇作戰的需要,對於水中聲音的來源做了很多研究和調查,發現海洋中除了上述物理因子,人為因素產生的聲音外,有很多海洋生物亦會產生聲音,藉由聲波的振動達到了通訊的目的。 海洋生物聲學的研究無非是希望了解生物發聲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基於此目的可將研究的方向分成四個都份:
      (1)海洋生物聲音的特質與目的
      (2)聲音接收器官之生理
      (3)聲音的傳導
      (4)聲音在生物行為中扮演的角色 由於發聲的機制與生理學、聲音傳等的物理特性需要精密的儀瀑器來進行電生理和波動力學的研究,所以目前斫究的重點集中在發聲的目的。 大體而言,海洋生物發犖目的有下列四項功能:
      (A)嚇阻掠食者: 海鯰、皮剝魨、二齒魨、四齒魨、參 、飛角魚、金鱗魚、鮀魚、隆頭魚、笛魚、錙魚、石鯛、雀鯛、鸚哥魚、鱸魚都會突然發出聲音嚇阻掠食者或侵略者,故為達到嚇阻目的,聲音必須較強,而小魚往往無法利用聲音嚇跑掠食者因為較弱 (但頻率可能較高)
      (B)吸引異性 淡水鬥魚、尉魚 慈鯛、蝦虎魚及雀鯛等雄魚都會發出各種聲音來吸引雌性 在領域性強的魚種表現產卵行為時亦會發出犛聲音 確保卵可以受精並避免被吞食。在同一地區有幾種同屬魚種棲息在一起時吸引異性聲音的特徵差異較為明顯 以期減少誤認之發生
      (C)同伴間之通訊 群聚性的魚程常利用共同發聲以嚇阻掠食者,如群聚性鮆科, 金鱗魚都會在群體活動時發出聲音
      (D)與競爭者通訊 有少數的魚類如雀鯛和石首魚為了兢爭異性,雄魚往往會發出 敲擊聲音以嚇阻其他接近鄰近的雄魚,很多魚類會為了兢爭食 物而發出聲音 例如海鯰、泥鰍、皮剝離、鯉科魚類、慈縐鯛、金鱗魚、隆頭魚與雀鯛魚等 因為種數繁多,含此類目的的聲音特徵變異也較高,如鼓聲(drum) 敲擊性( knocking Sound) 墾丁國家公園沿海區域多為珊瑚礁 其海域的特色就 是生物相夜複雜,有關珊瑚礁生態環境,能量的循環,生物相的歧異 性,均有學者研究探討。但有關珊瑚礁海域聲音之研究較少人進行調查 ,此外雀鯛魚類為珊瑚礁地區之重要魚類 而且也是發犖聲魚類,所以本研究就墾丁公園珊瑚礁區內背景聲音調查,計畫對雀鯛聲音特質作初步之研究。
      計畫類別:[動物生態]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研究
      執行年度:保 19
      計畫主持人:張崑雄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