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109年度友善農業推動計畫
      一、 計畫緣起
      位於恆春半島東側的滿州鄉整體地貌環境為三面環山一側臨海的類盆地地 形,而處於台灣南半側的偏遠地理位置也讓滿州鄉在近幾十年來台灣高度資本化 及工業化的時代轉變中,未如西部沿海都市般地受到相關影響而保有傳統的農漁 村生活文化,雖如許多台灣農漁村鄉鎮一般,長期面臨人口外流現象,但就其整 體傳統生產產業上仍維持著慣有的農漁村一級產業模式,但未受工業化開發影響 亦讓整體滿州鄉仍舊維持著原有地景風貌,並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積極保育 下整體生態物種亦仍多元豐富。
      由於滿州鄉未受大面積開發影響以及其天然近盆地地形,整體地貌除了位於 於東面及東北面的港口及港仔、九棚臨海三村落外,其他的五村落分落滿州盆地 或山巒丘陵中,並含括了耕地、果園、稻田(早期作物、現今原稻田耕地多改種 黑豆或牧草),另有欖仁溪流經其中形成滿州鄉重要水脈,而這樣多層次的地景 樣貌則與日本所提出的「里山地景」概念十分相近。
      108 年度開始迄今由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所推動的「友善農業計畫」即是有 鑑於滿州鄉擁有如此多元豐富的生態物種以及多層次複合的地景樣貌,因此透過 以符應「里山倡議」主軸精神的發展模式為基礎,期待在不影響滿州鄉原有傳統 經濟生產方式的情況下,鼓勵在地居民能夠積極守護並運用生活環境中的元素, 朝向「謀求兼顧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之間的平衡」的里山願景邁進。
      承上所述,協會承接管處所推動的「友善農業計畫」即是蘊含著「謀求兼顧 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之間的平衡」理念的「在地傳統農業再升級」計 畫,這種升級概念不同於所謂的「農業技術優質化」或「農業生產大量化」之追 求,計畫核心著重的是透過計畫執行過程讓「農業生產方式」與「生態物種及環 境」能夠達到共存永續的理念,就其上位概念而言,可說更趨於是透過計畫的推動去轉化滿州民眾的生命文化觀;因此自 108 年度執行迄今,協會透過滿州鄉的
      「農作資料普查」、「友善農業課程開設」、「農產通路試探與開發」、「友善農業標 章設計」、「友善農作場域轉型」等工作設計,一方面協助參與計畫農友在其產銷 經濟面上提升收入、一方面則是讓農友在不同的學習與嘗試中,逐漸認同生態與 環境永續的重要性,進而形塑其更具「生態與土地」觀的生活文化認同。進而讓 計畫參與者能夠實際的在「在地生活脈絡」下,自然地邁向「里山倡議」(satoyama) 目標,並朝向建構「滿州鄉」的「里山永續生活圈」努力!
      二、執行方法
      綜上所述,本年度進行工作及過程如下:
      (1)滿州地區友善農業潛在農地與農戶調查
      108 年度計畫團隊已透過與計畫辦理課程成員的對話訪談、滿州鄉在地人士 的引介…等方式,並以訪談者種植之作物、大約種植面積、農作施作方式以及未 來在從事友善農作時可能需求(協助)評估..等項目,進行有關滿州地區目前已有 意願或者未來對於從事友善農作方式有意願的民眾訪談調查,並累積有 49 筆資 料,本年度則持續辦理此項工作,希望透過長期性的調查訪談及資料蒐集累積做 為未來後續發展友善農業工作規畫依據!
      (2)友善農法知能提升 2.1 辦理培力課程
      此工作亦是延續 108 年度項目之一,唯不同部分在於,108 年度課程以「友 善農法施作知能」為主,並導入「友善環境」、「里山生活」設計,然而本年度則 更扣合於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以及多樣貌「大農業」內涵的課程設計,藉由以「生 態保育」、「生物多樣性」及「里山永續生活」的目標精神引導,讓課程學習不僅 僅只是在於「傳統農作生產」方式的改變,更是一系列參與學習者對於永續土地 與生活觀的思維轉化過程!
      2.2 辦理環境食農教育場域參訪活動
      在促進整體友善農產經濟提升上,不應只考量到透過通路與銷售平台建立增
      加友善農作販售管道,更重要的是,團隊認為友善農作的推動應該更能夠進一步 的結合作為生態永續與食農教育的觀念推廣,因此在本年度執行工作新增協助在 地小農建構環境與食農教育場域,並為鼓勵並提升參與小農的信心與認同度,團 隊則規劃辦理食農教育場域參訪活動,透過經營有成的場域踏查以及與經營者的 對話交流,作為自我發展經驗基石。
      (三)鼓勵並協助小農進行田間生態物種紀錄
      藉由課程影音教學過程,鼓勵參與學習課程小農能於自家田間進行生態物種
      的觀察以及進行紀錄,並結合專業的影音紀錄工作者共同協助進行相關的紀錄資 料剪輯與製作;透過上述的工作方法推動,一方面可藉此累積在地物種資料以及 觀察透過藉由友善農作的施作方式田間生態物種可能產生的變化。
      (四)友善農業通路開發與建構 4.1 在地實體銷售平台連結
      在 108 年度執行計畫過程中,團隊已與滿州及恆春農會達成共識提供在地小
      農友善農產的銷售平台,另外,有鑑於恆春半島作為觀光勝地境內餐廳極多,因 此本團隊今年度亦將透過拜訪半島境內餐廳的方式,並進行相關訪談紀錄嘗試建 構小農平台產品直送概念,打造另一在地友善農作實體銷售平台。
      4.2 開發多元化友善小農產業、促進友善農業加值
      本年度團隊將透過與參與計劃小農討論,選定 3-5 場域做為未來發展環境生 態及食農教育場所建構的主要重點對象,並初步連結恆春半島在地學校進行參訪 以及環境生態及食農教育體驗活動,藉此促進友善農作的經濟多元化。
      4.3 協助小農進行友善農業標章認證
      透過去年度辦訪通路的經驗,團隊發現未來友善農產若欲進入較為完備的通路體系時,友善農業認證標章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因此,本團隊今年度也將藉由行政專員協力在地小農的方式,鼓勵參與本計畫小農參與相關的友善標章認證。
      V
      (五)墾管處友善農作標章設置
      108 年度時本團隊已設計出兩標章意象稿件,109 年度則預計再進行 2-3 樣 式標章的設計,進而透過票選活動來進行最終標章意象的選擇。另外,標章意象 的確認可說只是整體標章設置工作的第一步,選擇出標章意象後,如何建立後續 相關的運用(申請)辦法,則是整體恆春半島友善農作的後續發展工作重點。
      5.1 友善農作標章設計
      透過結合恆春半島在地元素,至少設計 4-5 式標章意象。
      5.2 友善農作標章票選活動
      4-5 式墾管處友善農作標章後,透過網路行銷進行票選活動,選出多
      數民眾較為認同的標章意象外,並藉由這樣的過程作為墾管處發展恆春半島在地 友善農作的行銷宣傳方式,讓更多的民眾看見在地公私共同協力推動恆春半島友 善農業的努力。
      5.3 友善農業標章的後續運用(認證條件)
      雖然目前國內友善及有機農業已具有許多相關的認證標章,但本團隊希望
      墾管處所推動建構的標章意象,所涵蓋的除了友善農業的施作方式外,更重要的
      是一種「農(產)業」與「生物」共營的價值意義,因此,在本工作中除了將參考
      現國內標章認證的條件標準外,亦將透過與墾管處、生態學者專家及參與本計 畫
      小農的討論,建立一更具「多元生物永續」的認證標準。
      三、重要發現
      1. 參與本計畫小農在團隊陪伴以及課程學習過程中,逐漸認同管處生態保育的 理念,願意農地生態而努力,也願意就滿州梅花鹿、獼猴平衡共存之議題展 開對話。而這樣的共同學習的平台確實能夠讓小農間開始形塑夥伴支持感並進行團體協力,因此可知學習平台的重要性不僅是在專業知能的提升,更是
      建構家鄉實現里山生活圈的重要因素。
      2. 透過今年田調接觸的小農們,多數皆表達出有意願接受輔導並支持有善耕作, 可見得多數農友的務農觀念亦逐漸在改變中,若能夠持續給予輔導與相關支 持,應可逐步讓管處保護區內的農地從初期點狀發展,逐漸擴大為網狀式田 間生態綠網。
      3. 連續兩年的通路試探,引發了商家和小農們對管處的關注和感謝,感受到友 善耕作所帶來的尊榮。未來,通路開拓若要更加順暢,仍需要專家團隊的協 助,針對產銷兩方各項細節加以輔導,才能讓友善農品穩定上架,達到幫小 農有善耕作的初衷。
      4. 今年環境教育暨食農場域轉型的推動過程除了引發農友對農地經營的多元 想像,也讓在地參與學校師生不斷詢問後續的結合可能。因此,結合在地農 地(場)作為環境暨食農場域教學推廣場所亦為另一可行之發展方向。
      四、主要建議事項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針對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民間推動滿州鄉「友善 農業」發展模式,提出下列具體建議。以下分別從立即可行建議及中長期建議加 以列舉。
      建議一:
      友善農業知能課程的持續推動: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本計畫推動「友善農作」的核心目標主要透過對於環境友善的農作方式, 在維持地區傳統經濟生產外更能達到維護環境及生態物種的保育,因此,後 續若持續推動相關計畫,課程的持續為必要工作之一,而此所指「友善農業 知能課程」所涵蓋者不僅是「農作技術」面、更緊扣「里山精神」、「農業多 元化發展」、「環境教育」等面向,讓友善農業的發展推動不僅只是一種在地 經濟產業的變革與提升,更是一種由在地生活與文化觀出發的素養改變,並藉此建構在地農民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共同維護環境生物多樣性的協力夥伴關係。而若能夠串連在地農會與社區大學的成人教育系統共同推動後續 學習培力,應更易邀約在地農民之參與,讓整體「友善農業」與「生物多元 永續」共同發展概念落實於在地農民之體認。
      建議二:
      友善農業資訊的推廣協力: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目前執行團隊已於網路資訊部分建立「墾丁國家公園友善農業」fb 社群 網頁,並透過友善農業標章票選活動及相關紀錄分享積極傳達在地發展友善 農業之成果資訊,建議管處可連結其相關網站資訊進行推廣協力,並透過邀 約本計畫小農參與管處活動進行資訊行銷,提升整體友善農業資訊行銷管道 與平台。且若能夠串連在地公私部門系統共同進行網路平台之行銷推廣,更 能建構恆春半島之共同「友善農業品牌」意象。
      建議三:
      農產於鹿猴害之研究: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本計畫參與小農在兩年陪伴輔導後,逐漸對於在地鹿猴害之問題態度已 有轉變,建議管處可聘請相關專家進行梅花鹿及獼猴生活特性與環境區域影 響性研究,並探討其與在地農業之相關性影響與運用於多元農業發展的可能 性評估,亦藉此建立與在地小農的合作關係與夥伴感以及在地農民及保育單 位政策規劃的良性溝通。
      建議四:
      墾管處友善農業標章的輔導推廣:中長期建議
      主辦機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本年度已透由不同票選活動進行管處友善農業標章修正及定稿,並藉由與相 關農業專家討論過程規劃初步標章核給規則,未來若將標章核給落實於行動中, 建議初期管處可提供相關標章核給補助(如標章列印、田間標章識別告示),讓農 民在不產生相關負擔下,更願意投入本標章之申請。
      建議五:
      計畫區域範圍的拓展:中長期建議
      主辦機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生態保育與環境永續為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期以來的主要任務使命及政 策發展方向,而友善農業的推展則主要期待作為在地農民於從事傳統產業經濟中、 亦能藉此同時作為維護生物環境的夥伴關係之發展模式,因此就計畫區域面向而 言,應逐步由滿州鄉慢慢拓展至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所轄範圍,也藉由計畫範圍 的拓展使得更多小農及民眾能夠理解生態保育與經濟生產間的相互關聯性,讓友 善農業的發展推動上位核心精神:里山生活 – 能夠逐步被彰顯並落實。
      計畫類別:[規劃]
      辦理單位:社團法人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辦理
      執行年度:109
      計畫主持人:黃蘭卿
      中文關鍵字:友善農業、里山倡議、生物多樣性、資源永續
      英文關鍵字:Satoyama Initiative、biodiversity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