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龍坑海岸潮間帶無脊椎動物多樣性之調查及監測研究(二)
      關鍵詞:墾丁國家公園、龍坑海域、風吹沙海域、棘皮動物、軟體動物、潮間帶、生物多樣性
      一、研究緣起:
      龍坑地區海岸位於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內,海岸地形及珊瑚礁隆起地形景觀特殊,列為國家公園內的重要生態保護區。此海域附近常有大型油輪及貨輪經過,秋冬季節,海域風浪強勁,偶有事故發生,造成海域的污染。由於此海岸屬於人車管制的保護區,生態調查研究工作需向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出申請,加上秋冬季節海域風浪強勁,研究調查工作不易進行,因此多年來累積的海岸生物資源調查資料相當有限,連基礎的海岸動物相的資料都尚未完整建立。因此,在事故發生後,往往缺乏完整資料以資比對,難以評估污染所造成的影響及恢復情形。本研究為第二年調查龍坑海域潮間帶的無脊椎動物之多樣性及豐富度,並以幾種常見的棘皮動物及軟體動物為監測對象,追蹤牠們的數量變化,以提供墾管處在進行龍坑海岸保育及生物變遷時之參考依據。此外,岩石中也住有許多類別的無脊椎動物,這些物種包括星蟲(星蟲動物門)、多毛蟲(環節動物門)、蝦類(節肢動物門)等。這些物種長住在岩石及岩縫中,不會移居,而且數量龐大,特別是在低潮線區。由於這些物種體型小且鑑定困難,因此常受到忽視。但牠們數量及類別的變化,也是海岸環境變化的一個指標,可以作為海岸污染或恢復的一個重要參考。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穿越線調查
      每季利用大退潮最低潮的時段,在龍坑的北岸、中心、南岸三區各拉3條30~40公尺長的穿越線,由高潮線起,穿越中潮區到低潮區。每5公尺為一區段,採集並計算穿越線兩旁0.5公尺內大型無脊椎動物的種類及數量,將生物照相後,放生回原處。
      本年度增加風吹沙海域的一個測點,作為龍坑的對照組,評估龍坑自阿瑪斯號事件後的恢復情況。同樣取三個測點,拉由高潮區向低潮區拉三條30~40公尺的穿越線,每5公尺為一單位,計算穿越線兩側各0.5公尺範圍內的物種類別及數量,採樣方式和龍坑相同。
      岩石中的無脊椎動物
      以鑿子及鐵鎚採集龍坑的北岸、中心、南岸三區低潮線附近的表面岩石3塊,每塊約500克,敲碎岩塊,取出各種動物,包括星蟲、多毛類、蝦、蟹等。以75%的酒精浸泡24小時,將標本稱總溼重,並計算各類別動物的數量。本年度調查地點增加風吹沙,以作為對照組。
      動物相
      利用每月大退潮,照像並記錄龍坑北、中、南地區礁岩上及潮池中各類無脊椎動物的種類及豐富度。本年度動物相的調查地點增加風吹沙,以作為比較。

      三、重要發現:
      1、 本研究完成2008年龍坑海域北岸、中心、南岸2月、6月、9月、10月共24條穿越線定性及定量資料。主要的優勢生物為梅氏長海膽、蜈蚣櫛蛇尾、黑刺星海參、大駝石鱉、星笠螺、顆粒玉黍螺。表3-5到表3-7列出這24條穿越線的定性及定量資料。
      2、 本研究完成風吹沙2月、6月、9月共9條穿越線的定性及定量資料。優勢生物為梅氏長海膽、顆粒玉黍螺、大駝石鱉。表3-8列出這9條穿越線的定性及定量資料。
      3、 龍坑目前記錄的棘皮動物有6科10種,軟體動物記錄有20科60種,大型節肢動物共45種。
      4、 風吹沙2~10月的無脊椎動物相調查,目前記錄44種無脊椎動物,包括40種軟體動物、4種棘皮動物。
      5、 綜觀龍坑南岸全年物種的垂直分布(表3-10),由高潮區採樣點開始0~10公尺以顆粒玉黍螺為主,10~20公尺中潮區以蜈蚣櫛蛇尾、結螺、白肋蜑螺為主,20~30公尺的低潮區以蜈蚣櫛蛇尾、梅氏長海膽、結螺、鐵斑岩螺、火燄筆螺為優勢。30~40公尺的低潮區以梅氏長海膽、黑赤星海參為優勢。綜觀龍坑中心全年物種的帶狀分布(表3-11),由高潮區採樣點開始0~10公尺以蜈蚣櫛蛇尾、大駝石鱉為主,中潮區10~20公尺以蜈蚣櫛蛇尾、梅氏長海膽、大駝石鱉為主。20~30公尺的低潮區以梅氏長海膽、大駝石鱉為優勢。綜合分析2008年龍坑北岸的資料,低潮區優勢物種為梅氏長海膽及大駝石鱉,中潮區優勢物種為大駝石鱉,高潮區的優勢種為顆粒玉黍螺(表3-12)。表3-13列出風吹沙3條穿越線的物種帶狀分布的情況。低潮區優勢物種為梅氏長海膽、星笠螺及大駝石鱉,中潮區數量較多的物種為白肋蜑螺,高潮區的優勢種為顆粒玉黍螺。
      6、 龍坑海域潮間帶的優勢物種組成季節性差異不大,但其他非優勢物種組成的季節及年度變化頗大,顯示此區潮間帶環境的不穩定性,進而影響物種多樣性季節及年度的變化。
      7、 2008年龍坑地區北岸、中心及南岸穿越線所記錄的物種數分別為20、12、20種,顯示本年度龍坑中心的物種數較低(圖3-10)。本年度對照地點風吹沙的穿越線所記錄的物種數為18,顯示受油污染的龍坑地區和未受油污染的風吹沙地區,在物種上並無差異。去年2007年,北岸、中心及南岸的物種數分別為17種、17種、14種,本年度穿越線所記錄的物種數較去年高,也顯示環境也已恢復。
      8、 從個體數來看,北岸、中心及南岸穿越線所記錄的個體數分別為143、105、65隻/30 m2,顯示本年度龍坑南岸的個體數較低(圖3-11)。本年度對照地點風吹沙的穿越線所記錄的個體數為77隻/30 m2,顯示受油污染的龍坑地區和未受油污染的風吹沙地區,在個體數上並無差異。去年2007年,北岸、中心及南岸的個體數分別為69、386、195隻/30 m2,其中龍坑中心的個體數減少226隻/30 m2,分析資料,發現主要是大駝石鱉及梅氏長海膽大量消失,原因不明。
      9、 整體而言,龍坑海域潮間帶的平均個體數為104/30 m2,比對照地點風吹沙的穿越線所記錄的個體數為77隻/30 m2高,物種數20種也比風吹沙的18種高。此外,岩石中的物種類別、生物量也和風吹沙相似。國外研究報告(Yamamoto et al. 2003)指出:重油污染大約3年後,潮間帶底棲動物相即可恢復。阿瑪斯貨輪事件已超過7年,加上龍坑海域秋、冬季節風浪強烈沖刷潮間帶,加強沿岸黑潮海流強逕,因此,我們推論:如果風吹沙和龍坑潮間帶在阿瑪斯貨輪事件之前環境棲位沒有差異,則由目前資料比較起來,貨輪事件之後,龍坑海域已大至恢復正常。
      10、 由2年龍坑資料研析,2年的優勢物種組成並無變化,但密度變異頗大,非優勢種組成的情況也是如此。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龍坑地區環境不穩定性所造成,可能是天候因素所造成。
      四、主要建議事項: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供委託單位參考。
      立即可行建議─建議龍坑未來進行長期監測的物種
      主辦機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監測物種:綜合2007年及2008年資料,主要監測物種為蜈蚣櫛蛇尾、梅氏長海膽、黑赤星海參、大駝石鱉、結螺、星笠螺、顆粒玉黍螺,白肋蜑螺、黑齒牡蠣9種。另外低潮區岩石中的生物豐富度(定性及定量),也是一重要指標。一、龍坑南岸的長期監測物種:中、高潮區,黑齒牡蠣、蜈蚣櫛蛇尾及結螺;低潮區:梅氏長海膽、黑赤星海參。二、龍坑中心的長期監測物種:中、高潮區:黑齒牡蠣、白肋蜑螺、梅氏長海膽及大駝石鱉;低潮區:梅氏長海膽、黑赤星海參。三、龍坑北岸的長期監測物種:低潮區:梅氏長海膽及大駝石鱉;中潮區:大駝石鱉;高潮區:顆粒玉黍螺。
      立即可行建議─每3~5年為一期持續進行此海域潮間帶的生態監測,可由墾管處自行監測,或勞務委外進行監測。
      主辦機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龍坑海域在民國90年1月阿瑪斯號貨輪事件後,此海域潮間帶的無脊椎動物相受到相當大的破壞,目前已逐漸恢復,建議應建立更完整的龍坑地區生物的量化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立即可行建議─墾丁國家公園海域未來監測地點。
      主辦機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潮間帶是非常敏感的區域,容易受到人為干擾,如污染、遊憩活動、人為採捕;但潮間帶也是生態教育最常利用的地方。墾丁國家公園海域潮間帶無脊椎動物調查資料非常少,特別是穿越線量化的資料。建議應逐年分區累積潮間帶生物變遷的量化資料,東岸、西岸、南岸要兼顧。建議未來三年潮間帶調查地點:南岸以南灣、眺石、後壁湖、香蕉灣、砂島為優先。西岸以萬里桐、紅柴、保力溪口南岸優先。東岸以風吹沙優先,(東岸其它調查地點尚待勘察評估)。東岸海岸生物資料調查相當少,建議加強東岸生物相調查。
      計畫類別:[規劃]
      英文摘要:KEYWORD:Kenting National Park, Lungkeng coast, Fengchueisha coast, echinoderms, mollusca, biodiversity
      From February to November 2008, we surveyed the intertidal echinoderms and mollusca at Lungkeng and Fengchueisha coast in Kenting National Park. We set 24 transect lines in the intertidal zone from the high tide mark to the low tide mark at Lungkeng. At the control study site Fengchueisha, 9 transect lines were set.
      A total of 10 species in 6 families of echinoderm, 60 species in 20 families of mollusk are recorded from Lungkeng. The control study site, Fengchueisha, 4 species of echinoderm and 40 species of mollusca are recorded.
      At Lungkeng, 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Ophiocoma scolopenderina, Holothuria cinerascens, Echinometra mathaei (Echinodermata), Acanthopleura japonica (chiton), Scutellastra flexuosa and Nodilittorina trochoides (Gastropoda). At Fengchueisha, 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Echinometra mathaei (Echinodermata), Acanthopleura japonica (chiton) and Nodilittorina trochoides (Gastropoda). Zonation of echinoderm and mollusca at the intertidal zones from both study sites are presented in this report.
      At Lungkeng, the average density of individual is 104/30m2 that is higher than the density of 77/30m2 at Fengchueisha. Besides, the total number of 20 species collected within the transect line from Lungkeng is close to the 18 species from Fengchueisha, we conclude that the coastal environment of Lungkeng is already recovered after the incident of the Amorgos spill in January 2001.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研究
      執行年度:97003
      計畫主持人:趙世民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