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台灣梅花鹿復育之研究(七十七年度報告)
      .台灣梅花鹿行為之研究  王 穎 王侯凱 夏良宙
      .台灣梅花鹿對社頂地區植群影響效應之研究一社頂地區之植群生態與演替  蘇鴻傑 楊勝任 陳 倩
      .台灣梅花鹿之生理學研究  楊錫坤 施宗雄
      .台灣梅花鹿之馴育  宋永義 楊獻碧 楊世華
      .台灣梅花鹿復育地內主要寄生性生物及螺類之生態研究 王俊秀 劉聖明 徐慶霖 董光中 李衛民 胡曼君
      .墾丁國家公園台灣梅花鹿之臨床病理學檢查及其疾病控制之研究  吳永惠 謝克青 張聰洲 李元貴 楊慶男 葉啟賢
      台灣梅花鹿行為之研究
      梅花鹿鹿群自民國75年11月遷入社頂臨時鹿舍後。其行為以靜臥,進食最高約佔一日活動之一半(48%一56%)。其間母鹿與仔鹿之各項行為變化呈相同之趨勢。鹿群早晚較為活動,中午則多在休息,活動情形以傍晚達最高峰。鹿隻進食與覓食亦多在早晚二時段進行。就母鹿分娩後之行為來看,產雄仔鹿之母鹿進食比例較產雌仔鹿之母鹿高。且靜臥之比例亦大。由鹿隻遷入社頂復育現場後。觀察其母鹿與仔鹿間的關係顯示,仔鹿在出生後第五天開始覓食,其吮乳之頻率在一週內與日俱增,而後則漸減(p<0.05)。其靜臥之比例偏高,佔各項行為之50%以上。母鹿照顧仔鹿(舔)的比率與其同時哺乳的頻率呈正相關(p<0.05),其次數則隨仔鹿年齡增加而漸減(p<0.05),母子間出現相同行為的比例由出生之20%增至9週齡之40%。若以同時出現動態及靜態之行為來看。則二者皆動態之行為隨仔鹿年齡而漸增,皆靜態之行為則漸減。母子的活動,早期多在鹿欄中不同的地區,隨著仔鹿生長,其晚期活動多在同一地區。顯示在此種母子活動日趨密切的現象,可能與仔鹿發育過程中之學習有關。
      台灣梅花鹿對社頂地區植群影響效應之研究一社頂地區之植群生態與演替
      在墾丁國家公園之社頂梅花鹿復育區內,經採用80個植群樣區及13項環境因子之多變數分析,發現本區之植群變異主要受演替度所影響,係由放牧干擾所誘導,土壤水分則促成植物組成之細微分化,致可分為兩種相思樹林及五種草原類型。在輕度放牧地點,可見有五節芒一長穗木型之高草原;放牧壓力較強之地,則形成紫果馬唐一竹節草型低草原;另有芒稷一圓果雀稗型及土香一狗牙根型之低草原偶而出現;動物所不食之植物,常大量衍生為長穗木型之闊葉草原。常放牧壓力減輕或消除時,推測植群之演替可由低草原向高草原發展,並逐漸恢復原有之相思樹林。由於過去之長期牛羊放牧,目前社頂具有森林與草原之鑲嵌配列,提供庇蔭與攝食之鹿群生育環境。在復育區內已設立圍籬之地點,因放牧壓力之解除,經比較圍籬設立前後之植群樣區資料,可發現草原之植物組成及其數量已發生60%以上之改變,低草原實際上巳大多演變為高草原,而五節芒之高草原正逐漸增多,此與演替度之推測相符。此種植群構造頗接近台灣梅花鹿之過去生育地,亦與日本梅花鹿及亞洲南部野生鹿種之棲息地頗為相似,預料將可供台灣梅花鹿復育之用。
      台灣梅花鹿之生理學研究
      本研究之目的乃在建立台灣梅花鹿復育鹿群,在放養前,舍飼於東海大學與墾丁國家時之正常生理學數值。得自此兩群之結果如下:牝鹿之分娩率通常高於91%,但懷孕期間受干擾,則分娩率下降。分娩日期與解角日期,均隨鹿隻年齡之增加而提早。仔鹿出生重平均為3.3土0.6Kg,不受分娩時間與仔鹿性別影嚮。東海大學鹿群與墾丁鹿群之仔鹿年生性比率分別為44與27%。鹿隻分別於三月底至五月中旬與十月中旬至十二月中旬換毛。鹿毛含粗蛋白質87.0土3.1與灰分1.50土0.36%(以乾物質為基礎),冬毛與夏毛間無顯著差異。成年牡鹿與牝鹿之體重,在一年內有變化,其重量巔峰分別在十月與七月。血紅素濃度(Hb)、血容比(PVC)、平均紅血球血紅素濃度與白血球總數,在不同年齡鹿隻間並無顯著差異,但紅血球數(RBC)隨年齡之增加而減少,而平均紅血球容積、平均紅血球血紅素含量與血漿總蛋白質濃度(TP)則反之。以Xylazine+Katamine 制動鹿隻,則導致Hb、RBC與TP之下降。成年年鹿隻每日排糞平均8.89土1.06堆。成年鹿隻之直腸溫度範圍為38.6-41.1℃,平均40.0土0.7℃。鹿隻在安靜狀態下,其平均每分鐘之心跳次數與呼吸次數分別為92.6土9.7與37.1土6.1。
      台灣梅花鹿之馴育
      台灣梅花鹿復育計畫中另一項重要的目標,是將部分梅花鹿馴育成能與人親近,且能相互接觸,撫摸之鹿群,以增加國人對梅花鹿之認識與情感。取l雄,9雌,共10頭仔鹿移入墾丁國家公園社頂目然公園之臨時鹿舍內,人畜共處,剛開始以人工乳籠飼馴育,兩過後繫頸圈放飼於房內給少許幼嫩青草。四週後補充苜蓿粒料,十週後日間放牧於具圍籬之運動場鹿合內,夜間繫養於房內至十四週馴育結束為止,結果存活率為50%。在馴育時盡量縮短人鹿間之距離,增加二者共處的時間,並在餵飼時出聲示意,讓鹿隻認識人的叫聲,使其二者間能溝通。鹿隻自能聽出叫聲而靠近人,至能讓人撫摸、擁抱、馴化的程度鹿隻個體間有差異性存在。顯示在同一環境下有其遺傳變異。又從馴育過程知與人接觸的時間愈多愈易熟稔,故今後應以不特定之多數人繁雜出入的環境下馴育,以彰顯其效果。
      台灣梅花鹿復育地內主要寄生性生物及螺類之生態研究
      此研究乃針對墾丁國家公園社頂復育區內,螺類之分類及鑑定進行調查分析。其結果,陸棲性螺類有二科五屬五種:(1)扁蝸牛科中的班卡拉蝸牛,球蝸牛,史因福長蝸牛,小老子盾蝸牛。(2)山蝸牛科中的南台灣大山蝸牛。而水棲性螺類有四科四屬五種:(1)圓沼螺科中的圓沼螺,(2)扁蜷螺科中的台灣類扁蜷,(3)田螺科的石田螺,(4)黑螺科的台灣綱蜷及瘤蜷。其中班拉蝸牛分布最廣,可在復育區內的草、樹、石壁都可發現,是陸棲性螺類中最重要的。而水棲性螺類,則以扁蜷,圓沼螺及綱蜷為主。 針對螺類寄生蟲調查,進行螺的解部觀察,至今尚未發現任何寄生蟲。但在復育區內梅花鹿的糞便中,發現肝蛭的卵,及疥癬蟲之成蟲與蟲卵。
      墾丁國家公園台灣梅花鹿之臨床病理學檢查及其疾病控制之研究
      為建立墾丁國家公園台灣梅花鹿復育計查中鹿隻疾病防治體系,於1987-1988年間對所圈飼之20頭台灣梅花鹿進行血液學檢查、結核菌素皮內試驗、布氏桿菌病玫瑰苯平板凝集試驗、寄生蟲學檢查及病例診治,結果如下: 全部鹿隻各項血液檢查之平均值分別為紅血球數10.22土1.37M/ul,血紅素值13.5土1.7g/dl,血容比37.1土5.3%,平均紅血球容積36.6土46.81,平均紅血球血紅素含量13.3土1.2pg.,平均紅血球血紅素濃度36.4士3.8g/dl,白血球數6544土2788/ ul,總血漿蛋白質濃度8.0士0.8g/dl,血漿纖維蛋白元含量238土115mg/l。
      結核菌素皮內試驗和市氏桿菌病玫瑰笨平板凝集試驗之結果,在所有鹿隻均呈陰性反應。
      糞便寄生蟲蟲卵檢查,7次逢機採樣38樣品行沉澱法和昭和氏肝蛭蟲卵檢查法,結果僅3樣品發現有少數球蟲卵囊。而所有鹿隻兩次血液抹片檢查均不見有血液寄生蟲。 臨床診療和剖檢病例包括微菌性皮膚病(Trichophyton SP﹒感染)、脫毛(蝨感染)、耳翼腐欄(創傷感染)、顏面腫脹(它咬或蜂螫?)、蹄過長(遺傳性)、腸毒血症(Clostridium Perfringens感染)及仔鹿肛門周圍潰瘍(過度母性行為)。
      計畫類別:[動物生態]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研究
      執行年度:保 56
      計畫主持人:王 穎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