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墾丁國家公園墾丁地區大冠鷲(Spilornis cheela hoya)繁殖及棲地利用之調查研究
      一、研究緣起:
      猛禽位居食物鏈高層,可做為陸域生態環境的指標物種,用來監測生態系的狀態。屬於國內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大冠鷲,有關其於墾丁國家公園甚或台灣地區之生態研究與調查如族群結構、棲地需求、自然史等的基礎資料甚少,有必要加以了解其對生態系的角色與貢獻,藉由其基礎繁殖生物學上之研究,可以彌補這方面工作之不足。
      二、研究方法及過程:
      研究方法包括徒步地毯式搜尋研究區域內1241公頃森林內的大冠鷲巢位和觀察育雛行為,離巢前的幼鳥則進行繫放追蹤其存活率、擴散等資料。幼鳥離巢後測量巢位半徑17.84公尺內之微棲地特徵,和半徑250公尺範圍內土地類型比例及植被類型。此外亦以誘餌誘捕成鳥,進行無線電定位及追蹤,以了解其棲地利用方式。
      三、重要發現:
      本年度至11月中調查期間共發現5個大冠鷲巢位,和11個鳳頭蒼鷹巢位。此外,有5個2004年舊巢區雖未發現築巢,但有觀察到空中對爪、林下交尾、求偶叫聲及乞食等繁殖行為。5個大冠鷲巢位中有3個巢繁殖失敗,分別受到盜伐者干擾、獼猴騷擾、颱風吹落巢位等因素影響。本年度觀察大冠鷲育雛行為發現遞食食物種類之頻度以蜈蚣和蛇類較高;上午10點至下午1點時段的育雛給食頻率較高。連續森林內部山溝地形是大冠鷲偏好的營巢地點,山溝中高大的相思樹和茄苳是本區大冠鷲最常選擇的巢樹種類,巢樹或巢位如未經天候或自然因素破壞或遭受干擾,具有重複使用的現象。巢位半徑250公尺內森林類型有三種分別為次生林、和高位珊瑚礁森林和海岸林,占全部面積96.1%。無線電定位的資料顯示,前一年出生的大冠鷲在次年的梅雨季節開始前往外擴散,擴散的壓力可能來自食物不足和繁殖成鳥的驅趕。現有的夜棲地定位資料顯示每隻個體有幾處使用頻率較高的地點,但經常在強風天候轉變夜間棲息地點,而多數個體白天實際活動的範圍相當小和移動的次數則相當低。
      綜合歷年研究資料顯示,1995年至2006年11年期間,研究人員於大尖山、門馬羅山、保留區、社頂至鵝鑾鼻間的森林區域共發現48個大冠鷲巢位,這些巢位築於32棵巢樹上的36個位置。其中社頂公園和梅花鹿復育區以南的區域,巢位的數量由1995年的1巢,逐年增加至2006年的10巢。
      比較巢附近和逢機取樣點的棲地變數差異以驗證大冠鷲的棲地特徵,發現研究區域大冠鷲的巢位處於較陡的坡度,有較高的樹冠層高度,較高的樹冠層鬱密度,較高的巢樹高度,距離建物、鋪面道路和小徑較遠,較大的植株斷面積總和,樹木胸徑在1-20cm, 20-40cm, .40cm以上的棵數亦較多。邏輯迴歸分析顯示坡度、樹冠層高度和距離小徑的距離三項變數對於區別巢位和逢機取樣點為較重要的變數。
      四、主要建議事項:
      由於大冠鷲需要相當廣闊的樹林得以將巢安置於遠離林緣的區域,但是研究區森林經常遭到盜伐和人為騷擾,因此建議在國家公園內現存的樹林應該小心被保護,不要再任其切割破碎,特別是位於溪谷和珊瑚礁週遭的遮蔽東北季風的地形。大冠鷲所選擇繁殖的地點和樹種資料顯示,其偏好環境主要在溪溝和山谷地形的高大植株上,因此對於上述生物和環境的保護及管理有其重要性。
      立即可行建議─森林環境的保護和管理
      主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協辦機關:內政部警政署墾丁國家公園警察隊
      期程與做法:有急迫性,應該列為例行工作。墾管處商請警察隊便衣每天不定期巡邏各處森林至少兩次,並請兩單位定期檢討工作狀況。
      中長期建議─獼猴數量管理的規劃
      主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協辦機關:彌猴研究相關學者或院校
      期程與做法:建議於兩年內實施為期二至三年之短期委託專案研究獼猴族群和活動範圍變化以及和遊客互動狀況,長期提出前瞻性的經營管理按部就班做法。根據過往研究資料顯示,本研究區大冠鷲的繁殖成功率相當高,超過90%,但今年所發現的五個巢位中有一個大冠鷲和兩個鳳頭蒼鷹的巢被獼猴騷擾而棄巢,這個情形過去3年沒有發現過,可能是保育獼猴後,其族群數目逐漸增加,和遊客的接觸也隨之提高,建議未來可將獼猴數量的管理納入經營重點
      立即可行建議─牛隻和鹿隻管理的籌劃
      主辦機關: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協辦機關:內政部警政署墾丁國家公園警察隊
      期程與做法:短期(一年內)請懇管處檢討梅花鹿復育的階段性任務可否朝向展示教育可行性,並提出加強非法放牧牛隻管理辦法;中期(兩年內)委託專案研究梅花鹿和放牧對森林小苗更新的影響,並提出管理策略。非法放牧的牛隻和復育的梅花鹿可能對森林地面水源和植被更新產生長遠影響,進而影響食物鏈結構。
      計畫類別:[動物生態]
      英文摘要:Five Crested Serpent Eagle nests and 11 Crested Goshawk (Accipiter trivirgatus) nests were located by intensive foot survey during the breeding season of 2005 throughout the entire study area. Besides, five breeding pairs showed aerial claws hooking, courtship calling, and food begging behavior were also located near the breeding area of last year, but no breeding nests were found in these areas. Two Crested Serpent Eagle nests of this year were abandoned by illegal logging and Formosan macaques (Macaca cyclopis) harassment.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39 prey items brought to two intensively monitored nest, centipedes (>56 %) and snakes (>28 %)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observed prey items, and food usually delivered to nests around noon. The Crested Serpent eagles need relatively larger forest patches so they can place their nests away from the edges. Specifically, the forests that support taller trees in the stream valleys of Kenting should be protected and not fragmented any further. The mean proportion of forest cover within 250 m of all nests is 96.1%, and only the forest types of secondary forest, elevated coral reef forest, and costal forest appeared. Serpent eagles seemed to have a high tendency of using Acacia confusa and Bischofia javanica to place their nests. If nests or nest trees are not disturbed or ruined by monsoon or typhoon, reusing of the placement is probable. Radio-telemetry shows juvenile eagles of last year start to disperse before the rainy season of this year probably owing to the stress of insufficient food or expelling by local breeding pair.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of radio telemetry, the banded eagle usually use several perching places at night steadily but switch to seldom visited and less windy spots to over night when a typhoon or strong winter monsoon hits.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研究
      執行年度:94001
      計畫主持人:周大慶
      中文關鍵字:社頂、大冠鷲、無線電定位
      英文關鍵字:Sheding, Spilornis cheela hoya, radio-telemetry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