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及陸域甲殼十足類生物相調查
      墾丁國家公園不僅是目前我國唯一含有珊瑚礁海域的國家公園,同時兼備了海洋、丘陵、森林、草原、湖泊及河川等多樣化的自然景觀,各類生物資源相當豐富。有關園區內動、植物相的學術性調查研究,多年來已有豐碩的研究成果,惟對甲殼十足類動物在種類與分佈方面的研究,仍十分匱乏。因此對於棲息在本區廣大海域及陸上河川和湖泊內之甲殼十足類而言,則極需作一完整之動物相調查。 根據本計劃一年來實地調查本區所產甲殼十足類,以及整理以往文獻記錄,目前一共記錄到26科213種,其中屬於陸域產之淡水蝦、蟹類有6科29種、海域產則有21科184種。在淡水蝦19種中,長臂蝦科有11種,匙指蝦科有8種,其中只有條紋米蝦為台灣特有種。淡水蟹已記錄到5種,其中包括2種洄游性種類:台灣絨螯蟹和字紋弓蟹,而台灣絨螯蟹與另外三種溪蟹(黃灰澤蟹、銹色澤蟹和拉氏清溪蟹)同為台灣特有種。 在本區廣闊的珊瑚礁海域裡孕育了無數的海洋生物資源,而珊瑚本身即提供蝦蟹類良好的棲息、覓食、繁殖和蔽護的場所,其中有許多不同物種之間亦存在著共生關係。在珊瑚礁上常見的甲殼十足類為長臂蝦、槍蝦、寄居蟹、瓷蟹、蜘蛛蟹、扇蟹等種類,在潮間帶和河口域則以扇蟹、梭子蟹、方蟹和沙蟹等種類較為常見。然而與珊瑚、海葵、海綿等其他生物有共生關係的蝦蟹類,則以槍蝦、長臂蝦、藻蝦和扇蟹等科別之種類有較多共生現象。椰子蟹、龍蝦、梭子蟹和棲息在潮間帶許多種螃蟹在本區的族群數量已日漸稀少,尤其是椰子蟹已列入國內保育類野生動物珍貴稀有項下,目前在恒春半島的椰子蟹族群數量已經十分罕見。
      計畫類別:[動物生態]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研究
      執行年度:保 95
      計畫主持人:游祥平、鄭明修、陳天任、何平合、施志昀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