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107年度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重要濕地(國家級)外來種魚類移除計畫
      一、 計畫緣起
      龍鑾潭是內政部公告的國家級國家重要濕地,近年魚類調查資料顯示外來種比例明顯增加,其原生種已明顯逐年減少。因此,為降低龍鑾潭內掠食性外來種魚類數,以減少原生種魚類及生物多樣性之危害進行外來種魚類移除計畫。
      二、 研究方法與過程
      本研究於龍鑾潭中利用延繩釣、路亞釣法及長沉籠等方式針對線鱧(Channa striata)、斑駁尖塘鱧(Oxyeleotris marmorata)、尼羅口孵非鯽(Oreochromis niloticus niloticus)、吉利非鯽(Tilapia zillii)及三星毛足鱸(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等外來種魚類進行移除。移除過程中記錄捕獲之魚種、重量及全長等資料,並利用該資料作為外來種魚類移除管理建議之基本資料。並將資料與經驗完成「外來種魚類環境宣導海報稿」。
      三、重要發現
      本計畫於4月13日至7月13日,經延繩釣、路亞釣法及長沉籠等方式進行四次外來種魚類移除,共計捕獲714隻魚類,47隻日本沼蝦,總計共761隻,其中外來種613隻,原生種148隻。與去年執行計畫結果相同,線鱧、斑駁尖塘鱧、吉利非鯽、尼羅口孵非鯽及三星毛足鱸均於乾水期時期有較好的捕獲數量,除斑駁尖塘鱧外均於天然棲地有較佳的捕獲效果。
      本年度由線鱧繁殖季初期的4月開始進行移除,其移除效率明顯高於去年。路亞釣法及延繩釣法捕獲魚種大致相同,但是其捕獲效率路亞釣法卻遠大於延繩釣法。因此,建議爾後進行外來種移除工作時可選定於4月開始的乾水期期間,運用路亞釣法及長沉籠法兩種方式,並增加努力量將可以有較高的捕獲效率。
      計畫類別:[動物生態]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辦理
      執行年度:107
      計畫主持人:黃大駿
      中文關鍵字:龍鑾潭、外來種魚類、外來種移除
      英文關鍵字:Longluan Lake, alien fishes, invasive species, eradication of invasive species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