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106年度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重要濕地(國家級)外來種魚類移除計畫
      一、計畫緣起
      龍鑾潭是內政部公告的國家級國家重要濕地,近年魚類調查資料顯示外來種比例明顯增加,其原生種已明顯逐年減少。因此,為降低龍鑾潭內掠食性外來種魚類數,以減少原生種魚類及生物多樣性之危害進行外來種魚類移除計畫。
      二、研究方法與過程
      本研究於龍鑾潭中利用延繩釣、路亞釣法及長沉籠等方式針對線鱧(Channa striata)、斑駁尖塘鱧(Oxyeleotris marmorata)、尼羅口孵非鯽(Oreochromis niloticus niloticus)、吉利非鯽(Tilapia zillii)及三星毛足鱸(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等外來種魚類進行移除。移除過程中記錄捕獲之魚種、重量及體長等資料,並利用該資料作為外來種魚類移除管理建議之基本資料。並將移除方式及經驗辦理外來種魚類移除教育訓練課程,教導社區民眾及管理單位進行外來種魚類移除。
      三、重要發現
      本計劃於7月19日至9月21日進行四次外來種魚類移除。調查期間共56人次參與,共計捕獲魚隻670尾,其中外來種魚類359隻,原生魚種311隻。除目標外來物種外亦捕獲其它非目標外來種—雙邊魚(Parambassis sp.)。
      各外種移除部分:線鱧建議應用路亞釣法及延繩釣為其主要的移除方式,移除地點及時間應選擇天然棲地及乾水期時有較好的捕獲數量;斑駁尖塘鱧建議應用長沉籠為主要的移除方式,並選擇人工棲地處進行移除;吉利非鯽與尼羅口孵非鯽本計劃調查後各樣區的數量並無差異,若要移除建議選擇龍鑾潭水位較低時有較好的效率,天然棲地應以路亞釣法為主,人工棲地則以長沉籠為主要移除方式;三星毛足鱸建議於乾水期並應用長沉籠進行移除。
      計畫類別:[動物生態]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辦理
      執行年度:106
      計畫主持人:黃大駿
      中文關鍵字:龍鑾潭、外來種魚類、外來種移除
      英文關鍵字:Longluan Lake, alien fishes, invasive species, eradication of invasive species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