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活動訊息
    :::
    活動訊息
      墾丁國家公園舉辦「騎景-古城循跡」活動

      全台灣現存最完整的古城門在恆春!恆春城創建於光緒元年(1875年),歷經四年興築,於光緒5年(1879年)完工,今年為恆春城竣工145週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此推動低碳古城遊,邀請民眾於5月11日一同騎乘YouBike繞恆春城一圈,探索縣城歷史流變。

      沈葆楨設縣建城 舊稱瑯嶠改恆春 

      恆春舊稱「琅嶠」(瑯嶠),為清領時期鳳山縣林邊以南的區域,也是排灣族語對一蘭科植物的稱呼。直到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奉命來台治理海防等事宜,他於12月抵達恆春半島,發覺此地氣候四季如春,經過地形勘查後,奏請設縣建城,並擬縣名為「恆春」,恆春縣城的故事就此展開。

      恆春城選址由擅長堪輿術的劉璈選定,依照風水四勢,以猴洞山為龍脈,左青龍(龍鑾潭)、右白虎(虎頭山)、前朱雀(西屏山)、後玄武(三台山)為基底,建造恆春城。城池監造使梁燕於家鄉廣東梅州迎來三山國王(現廣寧宮),更把在猴洞山登高望遠的感受,題刻詩詞於廟旁岩壁,八句詩便使恆春半島地貌一覽無遺、躍然紙上。

      恆春古城屹立不搖的秘密

      恆春古城的建造,是羅妹號事件、牡丹社事件等多重台灣涉外事件積累的結果,卻也是它得以留存至今的原因。台灣於清領時期建造的中國式建築,多於日治時期遭到刻意摧毀,拆除轉作他用,唯當年恆春廳長森尾茂助認為恆春城材料大部分為土塊(夯土),磚石(咾咕石)粗糙且質地脆弱,不適合移為他用,再加上城壁具有防風及保安功能,並強調城門興建肇始於牡丹社事件,於日本而言深具意義,恆春城得以成為日治時期後,台灣留存最完整的中國式城池。

      恆春城在明治41年(1908年)曾遭颱風侵襲受創,隔年恆春廳便向總督府提出修復恆春城的請求,並在昭和10年(1935年)被指定為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之一,足見其受日本政府重視。

      時至今日,恆春古城走過清領、日治來到民國,歷經二戰戰火波及、颱風及地震重創,以及後來開闢道路等發展,在各種時期修補、重建,走過145年的恆春城,承載了風光與興衰,值得更多人深入認識。

       

      騎景-古城循跡

      時間:113511(星期六) 14:00-16:30
      報到地點:恆春西門廣場(恆春廣寧宮)
      活動對象:共計20(限10歲以上,未成年須家長陪同。)
      注意事項:
      1. 請穿著適合騎乘單車之服裝、布鞋。
      2. 視天氣狀況攜帶遮陽衣帽及雨具。
      3. 
      請自備足夠茶水。
      4. 請自備單車或租借YouBike完成後,再報到、集合。
      5. 
      活動未達10人報名則取消。報名後如需取消,請於活動7日前通知承辦人。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