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陸上墾丁
    :::
    陸上墾丁
      恆春古城
      恆春古城

      恆春古地名「瑯嶠」或「琅嶠」,指清季鳳山縣下林邊以南的地區,為排灣族語對一種蘭科植物的稱呼,也是當地原住民的族名。一直到沈葆楨來了以後,因為此地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才改名為「恆春」。 擁有全台保有最完整之二級古蹟恒春古城,已有百年歷史,古城位於恆春鎮的中央,創建於清光緒元年,歷經四年完工,有東門、北門、西門、南門,古意濃厚的四座城門,如今保留完善的城門也並不太多,雖歷經天災地變、戰爭洗禮、城牆多巳破壞,只留四個城門尚屬完整。 南門是變化最多的城門,目前保留拱形城門及周圍磚砌城牆,上域牆也拆除予以重建。 北門原有單簷歇山式附軒亭的城褸,現在城牆上什麼都沒有,城頂枯黃的草木和左近破落的農家構築了一片蒼涼的景象。 出火位於恆春鎮東門外,是地底天然氣由泥岩裂隙溢出,點火後燃燒造成。當地人引述原為中油鑿井時挖至泥岩層,意外發現有天然氣自然冒出,經點火後至今不熄,蔚為奇觀,現已設有停車場成擴建為公園,較適於夜晚前往觀賞。

      • 相關圖片
        1. 恆春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