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研究調查報告
    :::
    研究調查報告
      105-106年度「龍鑾潭重要濕地(國家級)基礎調查計畫」
      龍鑾潭是國家級重要濕地,〈2016年龍鑾潭保育利用計畫範圍草案〉有更新資料之需。另龍鑾潭指標物種鳳頭潛鴨(Aythya fuligula)數量逐年遞減,原因先前雖有探討但欠缺系統分析。本調查自2016年9月起至2017年8月止,共記錄到18目58科145種鳥類,包含3種新紀錄的小鈴鴨(Aythya affinis)、紅胸鶲(Ficedula parva)、銀鷗(Larus argentatus)。9月為鷸鴴科與鷺鷥科鳥類主要過境期,10月是灰面鵟鷹(Butastur indicus)過境期。10月下旬至11月開啟了龍鑾潭雁鴨度冬期,共記錄12種雁鴨。浮鴨類常棲息於北北岸草澤溼地,而潛鴨類多棲息在潭區,鳳頭潛鴨為大宗,2016年12月調查的數量(583隻)比去年倍增。分析1984年至今,4種常見浮鴨與1種常見潛鴨數量與遊客量、年雨量、冬季月均溫間的關聯。結果顯示,此三因子無法解釋小水鴨(Anas crecca)、琵嘴鴨(Anas clypeata)兩種浮鴨數量波動,不過屬於浮鴨類的尖尾鴨(Anas acuta)和花嘴鴨(Anas poecilorhyncha),前者數量與遊客量呈顯著負相關,但原因尚不明,後者與遊客量呈顯著正相關,推測與旅遊發展衍生的魚塭或水田棄作而形成額外草澤有關,而草澤是已建立留鳥族群的花嘴鴨之潛在巢區。遊客量是解釋鳳頭潛鴨數量的唯一顯著因子(呈負相關),有29.3%的解釋度。年雨量雖與潛鴨數量的正相關性不太顯著,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間鳳頭潛鴨數量遽減現象也曾出現在雨量僅994 mm的1993年,當年恆春水田停止春耕,鳳頭潛鴨數量由1991年高峰(2182隻)驟減至1184隻。第一次颱風事件前後,15種留鳥總數量並沒有顯著減少,但第二次颱風事件(梅姬與艾利颱風)前後總數量有顯著減少差異,其中黑枕藍鶲(Hypothymis azurea)、烏頭翁(Pycnonotus taivanus)、台灣畫眉(Garrulax taewanus)數量是明顯減少的。兩棲爬蟲類方面,共記錄到4科8種兩棲類與9科18種爬蟲類,外來種包括多線真稜蜥(Mabuya multifasciata)、綠鬣蜥(Iguana iguana) (新紀錄)、亞洲錦蛙(Kaloula pulchra)與斑腿樹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新紀錄)。追蹤的3隻花嘴鴨,帶GPS/GSM發報器的F1追蹤106天、790個點位,第一期插秧日(12月17日)前夜間活動範圍1.31 km²,插秧後夜間活動範圍擴及農田,活動範圍8.44 km²。帶VHF發報器的No.451個體追蹤16天、95個點位,插秧後的日、夜間活動範圍各是2.86 km²,4.50 km²。而No.371個體已於1月5日死亡(只追蹤4天)。2015年較2012年面積增加的依序有次生林、草地、建物,減少的是農地和水文(魚塭)。潭面減少可能來自降雨量。次生林、草地的增加應該來自棄耕的農地和棄養的魚塭。
      計畫類別:[環境水文] [植物生態] [動物生態]
      計畫屬性:本處委託辦理
      執行年度:105
      計畫主持人:孫元勳
      中文關鍵字:-
      英文關鍵字:-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