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Search
mobilemenu
保育記事
    :::
    保育記事
      烏頭翁保育工作

      烏頭翁為臺灣特有種鳥類,主要分布於臺灣東部及屏東以南地區,近年來可能因為人為因素而導致烏頭翁及白頭翁出現日益嚴重的雜交現象,基於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目的,為保存臺灣特有種烏頭翁的遺傳基因,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學者進行多年的相關研究,展開鳥頭翁保育工作。

      烏頭翁保育工作
      烏頭翁(成鳥)烏頭翁,學名:Pycnonotus taivanus,英文名:Taiwan Bulbul 或Formosan Bulbul,分類學上屬於鵯科鳥類,目前的分類定位為臺灣特有種,在臺灣確定的野生鵯科鳥類紀錄共有5種,另外4種是白頭翁、紅嘴黑鵯、白環鸚嘴鵯及棕 耳鵯。 烏頭翁及白頭翁是2種外型極為相似的鵯科鳥類,根據1984年徐芝敏的研究,烏頭翁及白頭翁在鳴聲、行 為、生態需求等方面都極為相似,外觀上較顯著的差異僅在頭部的羽色有所不同。烏頭翁是臺灣特有種,白頭翁則分布在亞洲東部,兩者在臺灣的分布相當特殊,烏 頭翁集中在臺灣東部及屏東以南地區,白頭翁則是臺灣北部及西部中低海拔很普遍的留鳥。根據1976年Severinghaus 及 Blackshaw 的研究,1970年代,這2種鳥的分布在花蓮市以北的天祥一帶及屏東縣的枋山以南與楓港以北一帶有重疊出現,而且極少有種間雜交的情形發生。根據中央研究 院劉小如在1990年及1991年的調查,發現白頭翁有提高海拔分布的情形,而烏頭翁的分布範圍幾乎維持不變,在重疊地區則發現有普遍的雜交現象,而且雜 交的後代具有繁殖能力,同時發現最近40年來,白頭翁以及雜交個體已不斷的侵入烏頭翁的分布區,顯示烏頭翁與白頭翁的分布區及雜交區之擴張都呈現種間不對 等性。在1984年徐芝敏的研究中,發現在臺灣南端的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也有雜交的個體出現。根據近年來中央研究院劉小如在1990年、1991年及 2003年未發表的調查資料,顯示白頭翁與烏頭翁種間雜交的情形在南北兩個分布重疊地區都有日益嚴重的現象,且發現在墾丁地區的雜交個體比例增高。墾丁國 家公園內的烏頭翁比例減少可能是雜交烏型與純烏頭翁個體回交(back cross)所致,並可能導致烏頭翁的特有基因在當地逐漸減少或消失。零星散布各處的雜交白型個體,則比較有可能是近幾年在國家公園內經由民眾放生、棄養 白頭翁的行為所造成。
      針對可能因為人為因素而導致烏頭翁及白頭翁日益嚴重的雜交現象,基於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目的,為保存臺灣 特有種烏頭翁的遺傳基因,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劉小如博士進行多年的相關研究,劉小如博士建議墾丁國家公園應採取下列措施:

      • (1) 持續的監測烏、白頭翁與雜交個體的分布。
      • (2)進行烏、白頭翁繁殖、擴散研究。
      • (3)研擬烏頭翁保護區的劃設與管理。
      • (4) 勸導停止放生。
      • (5)建立烏頭翁保種族群。

       

      烏頭翁幼鳥頭部羽毛為灰色_1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原先只有烏頭翁的分布,但是近年來已經有部分白頭翁與雜交個體侵入,墾丁國家公園管 理處已經委託完成前後4年的相關調查研究,初步瞭解烏頭翁與白頭翁在墾丁國家公園內及鄰近地區的分布情形,並對兩種鳥的地理分布消長進行探討。為配合未來 研擬執行更進一步的烏頭翁保育工作,進行烏頭翁、白頭翁及雜交個體在墾丁國家公園與周邊地區的分布與擴張情形的監測,是現階段立即可行的措施。管理處期盼 相關研究機構、保育團體及一般社會大眾,共同參與監測的行列,若在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及週邊地區有發現白頭翁及雜交個體,請將發現之情形以電話通知管理處保育課(專線08-8861545),透過全民的參與,共同進行監測。並將於管理處的網站中增設烏頭翁的保育專題,提供相關的資訊。

      為了加強臺灣特有種鳥類 烏頭翁的保育工作,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民國97年2月20日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修正草案中,有關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臺灣地區物種部分,依據 「野生動物評估分類作業要點」,針對物種野生族群分布模式、野生族群(成年個體)目前族群量、野生族群之族群趨勢、分類地位、及面臨威脅等5項條件評估結 果進行修正,烏頭翁將由原先保育等級III「其他應予保育野生動物」,提升為保育等級II「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在法令上強化烏頭翁的保育地位。

      • 相關圖片
        1. 烏頭翁(成鳥)
        2. 烏頭翁幼鳥頭部羽毛為灰色_1
      openmenu close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