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無法正常觀看,請點此連結
電子報標題圖

墾丁國家公園 電子報



首頁      歷史電子報
電子報背景圖墾丁國家公園1060323電子報全球首次追蹤赤腹鷹遷徙途徑 墾丁國家公園成果斐然


全球首次追蹤赤腹鷹遷徙途徑 墾丁國家公園成果斐然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社團法人臺灣猛禽研究會辦理「105年度『墾丁國家公園秋季過境猛禽族群量調查暨赤腹鷹衛星追蹤計畫』」,該計畫成功於105年赤腹鷹春季北返及赤腹鷹南遷期間,分別掛載赤腹鷹(Accipiter soloensis)1隻雄成鳥、2隻雌成鳥及3隻幼鳥,並命名為『墾丁一號』至『墾丁六號』,研究成果獲得1條『台灣墾丁-中國山東北返路線』至1條『中國山東-菲律賓南遷路線』與5條台灣至菲律賓、印尼南遷路線,初步獲得赤腹鷹部分遷徙路徑、停棲、度冬及繁殖地點之棲地類型,作為探討影響赤腹鷹族群變遷及移動路徑、時間等重要參考依據。

 研究成果顯示,赤腹鷹『墾丁一號』於台灣過境期間,偏好利用低海拔淺山森林環境,景觀植被多為闊葉林、草生地及農耕地鑲嵌之環境,並與人類聚落重疊性高。由於赤腹鷹等遷徙性猛禽於跨海抵達或離開前後需消耗大量能量,出境點周邊之棲地完整性與食物的豐富度扮演重要角色,亦凸顯國內淺山保育之重要性。

 本研究同時發現赤腹鷹於秋季跨海遷徙時間及路徑,易受海上風向及風速影響,並進入菲律賓登陸點時進行修正,以赤腹鷹『墾丁二號』為例,追蹤結果顯示於其於跨海期間遭遇4-5級西南風,路徑則偏向東側,並於接近菲律賓時修正方向於呂宋島北方登陸。

另外,研究期間『赤腹鷹墾丁一號』於105年6月6-19抵達中國山東省魯中南山地丘陵後,隨即停止發送訊息,並於105年9月20日南遷時開始發送訊號,研究團隊判斷赤腹鷹為森林性猛禽,多數時間活動於樹蔭遮蔽狀況下,雖會進入農耕地覓食,短時間之充電尚無法提供衛星發報器足夠電力所致

 恆春半島為赤腹鷹、灰面鵟鷹等遷移性猛禽重要過境地點,本處自民國73年成立以來累積超過20年監測資料,赤腹鷹為台灣過境猛禽數量最多之種類,105年赤腹鷹過境數量為12萬7,495隻,雖略低於歷年平均值13萬3千餘隻,但較前2年平均6萬隻增加,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為全球首例使用衛星系統追蹤赤腹鷹路徑之國家公園。

 目前6座衛星發報器訊號,於抵達菲律賓及印尼等度夏地後滯留並失去訊號,期於3月中旬赤腹鷹北返時後能再度接收訊息,並增加衛星追蹤發報器繫放之數量,用以深入瞭解赤腹鷹其可能之遷徙路徑、度夏地及繁殖地等環境狀況,作為本處評估分析與監測赤腹鷹族群波動重要參考依據,揭開其遷徙之謎。



電子報左方圖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Kenting National Park Headquarters 版權所有
本網站歡迎連結及非商業正當用途資料引用 引用時請註明出處
服務時間:上午08:00~17:00
TEL:+886-(8)-8861321 Fax:+886-(8)-8862047 免付費專線電話:0800861321
地址:94644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路596號
電子報右方圖
電子報中間圖型